特區政府回歸近二十年,不得民心,除了是民主方面做得不好之外,連關心弱勢社群也做得甚差。如果政府能夠給予貧窮居民租金津貼,一定會贏到一群基層市民的民心,可惜官員視而不見。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的最新長遠房屋策略,有三個主導方向,包括加建公屋、加建居屋及持續增加土地供應興建私樓。但政府推出長遠房屋策略文件顯示,將未來十年的房屋供應量由四十七萬伙加至四十八萬伙,根本就不值一哂,十年才加得一萬伙,證明政府在物色地皮方面已經技窮。
此外,政府推出長遠房屋策略文件表明,不會設立租務管制,亦不為劏房設立發牌制度。張炳良表示,推行租管可能帶來很大風險,可導致供應減少,但要租樓的人增加,業主揀客,租客先蒙其害,強調當局不能憑感覺做事或隨便解決。對於張炳良所提及的租管不能推行,小妹亦認同,租金管制所引起的副作用,誠然是不少的,如果推行租管可能帶來很大風險。
至於立法規管劏房問題,張炳良稱,部份關注團體和劏房戶擔心立法規管後,業主會將成本轉嫁住戶,然後加租。但當局會加強執法,包括會取締工廈劏房。而且房戶不住房,又沒有公屋,租戶何處容身,也確實是一個非常大嚴重的問題。
雖然不能推行租管,長遠亦見不到有能力解決房屋短缺的問題,但政府理應仍有辦法關心窮貧租戶。房屋政策做不出成績,但亦應有良佳的急救方法是攏絡民心!但政府似乎不懂得做。如果向貧窮私樓租戶,包括所有非工廈房戶,都給予租金津貼,政府必然會有大批基層市民支持者。
香港的私樓住宅租客,以至擠迫戶,他們飽受高昂租金困擾,政府應該設立租金津貼,紓緩他們在租金支出的壓力。小妹雖然自己已經脫險,不受房屋問題困擾,但非常同情私樓的貧窮租戶以及擠迫戶,他們居住在呎租比豪宅更貴的物業,卻住得非常擠迫。而且他們每月的收入不多,常常捉襟見肘,應付租金開支,十分吃力。如果每月得到一二千元的租金津貼,生活便會輕鬆得多。
無可否認,人心總是不易滿足的,當你給他們每月一二千元津貼,部份人可能要求更多,但政府庫房總不能來者不拒,大開中門,滿足所有租戶的欲望。不過政府為窮人出過力,他們多數會識得感恩,減少對政府的敵對態度。
只要政府給予貧窮租戶租津,抗拒政府情緒便會自動減少,雖然政府由今個財政年度每年撥出一成盈餘予房委會作公屋興建之用,但相信庫房收益還是不錯的,有餘力給予貧窮租戶租津,改善他們的生活和減輕他們的壓力,肯定是一項德政,政府得到受惠者支持的程度就會增加。不過政府高官之中,有不少是有包拗頸的逆向思維者,你善意叫他向東,他們卻故步自封的硬頸向西,以為自己的一套才是對的,蔑視社會人士的寶貴意見。而且他們自己的一套,往往是撞板的!
關愛基金對N無人士的津貼幫助,如果可以恆常化就最好,因為香港住宅租金,貴得很離譜,窮人需要幫助。